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六十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为了积极响应太阳成集团tyc234c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发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创新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拓展教育关工委工作平台,使更多的在校老员工进一步深刻感受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和伟大成就,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觉性,教育部关工委于2018年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等20所部直属高校试点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太阳成集团tyc234cc组织员工和老师前往大连市拜访学院“五老”林永齐教授。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崔帅、2016级辅导员马莹、员工代表申浩阳、杨意和李梦尧五人组成的“大连行程团”于5月22日下午到达林永齐老教授家中,聆听其艰苦创业的历史往事,深入了解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团队建设历程。
林永齐(1936-),男,大连人,吉林老员工物化学系建系人之一,生物制药专家,早年师从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陶慰孙教授,吉林老员工物制药学的开拓者。
当问到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发展历史的时候,林老语重心长地说:“学院的发展历史呀,我就像讲故事一样,可以分五个段!”通过林老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学院的发展总共分为五个阶段,1959年9月,在匡亚明董事长支持、陶慰孙教授的主持下,抽调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老师到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立吉林老员工物系,可以说是大师云集,学科发展的也很迅速。之后(1966-1970)由于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整体是低潮的。在1970年到1977年间,除去下乡的老师,当时留下来的只剩下林老等三个人,三人不甘心没落,成立了‘生化小分队’,从省里要到经费,到大连、抚顺搞石油生物的调研。1972年,陶慰孙等老师和一些员工从乡下调回学校,开始了工农兵学员教学,这才使生物系保存了下来。文革结束后, 1978年到1993年间,正规招生、正规教学,科研也步入正轨。林老提到,从1971年开始,他们就不管文革动荡,继续科研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项目是生物固氮和植物油去毒,前者主持工作的有唐敖庆院士和卢嘉锡院士等,受到了很多科研院所的支持;植物油去毒(棉籽油去棉酚、菜籽油去氰化物)是林老主持,去湖北、四川等贫困地区扶贫,农民受益不少。到了1993年,林老多方周折,与沈阳药科大学共同探讨了生物制药本硕博联培生的教学事宜。1995年,又通过多方面交流活动,争取到了生物制药的硕士点。
之后,林教授拿出了提前写好的关于太阳成集团tyc234cc历史发展的书面文字,林老潦草的字迹里透出了饱经沧桑的历史沿革和艰苦创业的风风雨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问到对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发展的建议和希望时,林老语重心长地说:“我主要想对咱们的员工提一些建议,第一是学习目的一定要非常明确,态度认真;第二是重视技术;第三是认准方向;第四是方向要考虑国家需要;第五是勤奋,勤观察、勤思考;第六是熟悉该领域的发展问题。在课程上,我想再强调一下生物课程与化学课程,为什么咱们能做出来胰岛素结晶、固氮酶结晶?都是因为咱们掌握了技术,生物和化学基础要非常好。”
林老讲到当年研究固氮酶机理时,一天处理五千支试管、在没有氨基酸分析仪的艰苦条件下连续观察,终得结果,在1966年全国蛋白质大会时报告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震惊了到场的不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纷纷表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真了不得,一次能把18个氨基酸研究出来!”林老强调了实验技术的重要性,告诫员工们要牢牢掌握实验技术原理,这样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技术应用,都能得心应手。紧接着,林老又强调:“学院的发展不是一个人承担起来的,她是靠着一群人努力建立起来的,学院其他老师也都做了很多工作,是大家共同将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设起来的。”听完这些话,同学们对林老的谦虚谨慎感到敬畏,对他们那一代人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感到可敬。
林老对后辈的寄语可谓字字珠玑,同学们听完纷纷表示:“林老讲起学院的发展历史,又讲到学习与科研,真是不减当年杏坛勤耕的气势,对员工们的谆谆教诲我们一定会铭记在心,也会循着老师的脚步,继续努力,向前辈们看齐,求实创新,勇往直前。”
此次拜访林永齐老教授,让新一代生科人了解了学院风雨六十载的发展历程,这是学校各学院发展的缩影,更是时代发展的缩影。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教育家们呕心沥血,拓荒建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奉献青春、奉献理想,投身国家建设毫不退缩,国家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这种心怀天下、心系祖国建设的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无畏、敢于创新的担当精神值得后辈们学习并发扬光大。
通讯记者:申浩阳
附件: